總網頁瀏覽量

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

人為什麼會有威望?

人為什麼會有威望?
(師):「斐言流語、斐短流長,人間常常在講; 人要有威望,威望也要源遠流長。可是威望、威望,人為什麼會有這個威望?」

(徒):「人為什麼會有這個威望? 理由很多:第一,他在適當的職位,第二,他為人沒有瑕疵,第三,他處事很公平,第四,他很誠實,有很多種種的條件加起來,他就有威望。」

(師):「威望就是說: 第一個在工作職場,他職權相當,有一種特殊的能量…」

(徒):「對!」

(師):「他的能量,他會發熱發光,長得人模人樣、人格高尚、說話不一樣,也不會去談人的短與長; 有很好的修養,每個人見到這樣的人,就覺得他很棒、很棒,是一種很好的榜樣,想要讓人來模仿,這樣子的人自然有威望。那又是如何失去這樣的威望?」

(徒):「他做了一件錯的事,違反眾人對他的期望,就會失去這樣的威望!」

(師):「本來有眾人欣賞,又能夠發揮特長; 一旦失去了理想和方向,就是有兩方、三方的人馬互相槓上。或者是所謂的人謀不贓的影響,或者各自堅持所謂的理想; 就有人會用亂棒把人來打傷、擊傷,想要讓他走向滅亡。

如果是這樣,一個人他無論有甚麼樣的光芒; 在過往或許他以人格特長專長,威望 能量、力量、魅力都相當,但是一旦有一方想要將他打傷,想要他滅亡,那這樣就把情感來傷! 啊! 我告訴你威望、威望,一旦失去威望,這個人就失去了希望、理想; 縱使在過往每個人覺得這個人很棒,但是既然已演變成這樣的下場,你覺得人應當怎麼樣,不要淪為這樣的情況,也不要這樣的哀傷?」

(徒):「應當怎麼樣? 其實也很簡單啊! 不難做啊! 起心動念,他時時觀照說他這樣做是不是適當,是不是正當。如果是適當正當就無妨!」

(師):「好! 但是我告訴你一個人常常會迷惘,迷惘就會喪失理想跟方向,人會迷惘!」

(徒):「對啊! 所以要有智慧、要有方向; 不要迷惘,要時時心光照亮,就不會迷惘!」

(師):「因為迷惘,失去了方向跟理想; 再加上人謀不贓,人迷惘、他打妄想,所以呢,思想、行為異常,走錯方向,當然就會走向滅亡。人要戒之什麼啊?」

(徒):「戒之…在色!」

(師):「然後呢…」

(徒):「戒之在鬥!」

(師):「還有呢…」

(徒):「戒之在貪!」

(師):「還有呢…」

(徒):「就這樣!」

(師):「戒之在得!」

(徒):「得! 對!」

(師):「欲望! 因為人有無窮的欲望,他很迷惘; 欲望加上迷惘,人本來就是在人間流浪,加上欲望、迷惘,一定會受傷。受傷就會怎麼樣啊?」

(徒):「受傷就會滅亡!」

(師):「所以人是不是應當經常要想一想? 甚麼事是應當經常想?」

(徒):「甚麼事是應當經常想? 就是思想、行為是不是正當,是不是恰當? 心是不是很光亮?」

(師):「嗯! 呵呵!」

(徒):「不要迷惘!」

(師):「呵呵!」

(徒):「心光常常照亮!」

(師):「嗯!」

(徒):「有一個方向!」

(師):「嗯!」

(徒):「就是…方向…就是離苦…就這樣!」

(師):「呵呵! 你可不可以講一些不一樣?」

(徒):「有甚麼不一樣?」

(師):「呵呵! 你要常常想,你要跟人家不一樣; 你就是要不一樣!」

(徒):「是啊!」

(師):「別人想到的都是一種物質的欲望,你應當做如是想! 甚麼想啊! 不要打妄想! 啊! 很多人很猖狂、迷惘! 我們要努力把心光擦亮! 」

(徒):「時時勤拂拭,莫使惹塵埃!」

(師):「呵呵!」

2008年6月25日 星期三

起第一劍

起第一劍

(師): 「起劍,起第一劍,你要看時間、空間,根據時間、空間來練! 所以起的第一劍,不管你起的是什麼樣的劍,隨著因緣、時間、空間; 因為你要演練、你要練、你要練,練到心眼,所以起劍也是看你的因緣,然後時間、空間,你要有這樣的念! 這個念: 你要怎麼起劍? 心念走到某一個時間、某一個空間,你自然就知道怎麼來起劍。因為起劍是代表你在練,你的身手要很矯健地練,你自動就會起劍。
要怎麼起劍?是第一個念,你第一個念應當怎麼起劍? 這一劍可以沖天、可以飛天,而且當它這樣一劍沖天的時候,你這一個念 其實完全繫於一念。起劍是繫於一念,你想要沖天,想要插入地面,想要它一劍沖天,或是一劍刺中地面,或者刺向一個人的胸前、眉間,也是你的念。
如果是說自己練劍,起的第一劍也是看你的念! 起心動念就是說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,你的念和心眼要集中在一點,就是這把劍! 然後它會反射到你的心裡面,那你的心眼其實它是看得見,所以你自動會有一個念要這樣起劍, 向右起劍,向左起劍,完全在一念之間! 你可以左邊,可以右邊,可以上面,可以下面,前面、後面,不管是在那一個點,其實它是有因緣。
為什麼你在這樣的時間跟空間裡面你會有這一個念,會起這樣的劍? 是美美的一劍? 還是有力道的一劍? 也是看你的念! 如果說你今天的心念,就像一縷輕煙,你起的劍,就是這樣輕輕像一隻飛燕。如果今天的心情是很重的慾念,或者是有殺念,那麼你起劍就很哀怨,非常地哀怨! 或者你有不白之冤,你那一劍便會很深沈、很哀怨的第一劍,所以其實是有因緣,是看時間、空間,加上心念,這就是起第一劍的本源!
所以呢,你如果希望你的每一劍,可以讓你幾乎變成一個劍仙,那麼你的心念就像神仙,美麗的神仙。如果說你的心念是一種惡念,起的那一劍就是一種惡的、一種污染之源! 起的那一劍就會與眾生結惡緣。如果起的是善念,你只是希望有那麼一點點的善念,只要有一點點的善念,你起的那個劍就可能會是怎麼樣的劍?」
(徒):「善念,就是有智慧的劍,智慧之劍呀!」
(師): 「你們回答的都是善巧方便! 現在我要用你的心眼來觀你的念,如果你心存善念,起的“第一劍”會是什麼樣的劍? 你會覺得一溜煙、這一劍竟然就不見了! 你的心眼跟著這把劍,也是一溜煙好像就不見,有時候會若隱若現,然後你的念在這個時間、空間裡面,你什麼東西可以看得見? 你可以看得見什麼? 什麼東西會浮現? 如果你是以善念起第一劍,你什麼東西會浮現? 你的心眼,是什麼東西會浮現?」
(徒):「是劍呀!」
(師): 「因為你的心眼跟著這個劍,一溜煙好像不見,隨著劍就好像消失不見,其實這把劍還在你的手裡,你的心眼是跟著劍,如果有一個善念,起的劍會是什麼樣的劍? 」
(徒):「是你傳承的智慧之劍!」
(師): 「你這樣回答是一種因緣,也只是一種善巧方便! 你還沒有用心眼來練劍,所以你想不出說會是什麼樣的劍,因為你還不是用心眼。你所講的只是一種善巧方便! 隨著我所說、我所言、我所練,你們跟著練,結果還是沒有練到心眼,所以以後就要看自己的表現!那你有什麼呈現? 是透過你的心眼,每一個點,你心眼自己一定要看得見! 你自動會呈現,怎麼起劍,因為你在講 起劍,隨著你的念,那你要觀因緣,為什麼你的第一念,你的第一念、就是第一劍,起劍這是第一念。
你的心眼的第一念、就是起劍! 你有沒有什麼高見? 你練劍,一定有所謂的起劍!」
(徒):「如果我起劍的時候就有心念,那不就代表執著?」
(師):「不是! 你要用心眼來練劍,只是你沒有深入的觀察這種因緣,練劍要用心眼練, 要練到心田!」
(徒):「練到心坎裡面,練到靈魂深處。」

2008年6月6日 星期五

業力是如何構成的?

業力是如何構成的?

業力就是你所說、所作、所執著,這些你所說、所作、所執著,會形成ㄧ股業力的漩渦,你會把這個漩渦,當作是你的依託,被它拖,你執著有一個我,這個我要找ㄧ個我所來依託,這個依託就是你的新窩。業力會帶著你,走過ㄧ個窩、又ㄧ個窩,直到你找到ㄧ個你認為最適合的場所,當你的新窩。你投入胞衣中會覺得很快活,自己也覺得有一個依託,所以你不能解脫,只因為太執著,執著一個我及我所。

2008年2月6日 星期三

用藥可以治好就好

用藥可以治好就好

師:「當我們練雙腳,你有可能會練到腰,不要閃到腰,也不要扭到腳; 這個腰跟雙腳,它要配合得剛剛好。如果你閃到腰,也是不得了,所以腰配合雙腳,腰要配合雙腳來彈跳、抬高。

人的腰呀,真的很重要,如果閃到腰、扭到腳,趕快搽一搽膏藥,要用藥,不要等到沒有藥效、或療效。用藥要懂得它的巧妙,也要用得剛剛好; 要懂得如何來治療,不管用草藥、中藥、或西藥,只要可以治好,就好。」

2008年2月3日 星期日

揮劍中旋不落劍

揮劍中旋不落劍

師:「當我們練劍,在揮旋的中間,你也懂得練,讓它不落劍,中旋,在空中揮旋,而不落劍,要練到很熟練。你如果能夠這樣子揮旋、這樣子揮旋、不管是左旋、右旋,你看…這樣子揮旋,它的劍尖直指是地面,不落劍它一樣要雙手練。今天是我第一次在練這個不落劍,中旋不落劍,在瞬間,在瞬間… 你萬一落劍,那你真的是會喊冤,因為你的人頭會不見,一旦落劍,人頭一溜煙,真的就是不見,那樣的話就很可憐。

你要在瞬間,你看,當我這樣子揮旋,瞬間、瞬間,你看…這樣子,這個劍一樣在旋,要隨時隨地,都可以用你的雙手接到劍。這個劍,它垂直地面,這樣子旋,在以前,我們這樣子揮旋; 可是這個劍尖,是指向空間,不是指向地面,這樣…,它的關鍵,它其實是妙不可言。

單手揮旋,或雙手揮劍,你一樣要找到它的平衡點; 當你的心眼偏一邊,沒有在正點、正中間,那可能會落劍。落劍…它的關鍵就是心眼要跟著這把劍,這個心眼; 視線絕對不能夠偏離這把劍,這把劍是練劍者生命的泉源。你如果落了劍、落了劍,這樣掉落在地面,你抬眼望天邊、望天邊…沒有用呀,它只是一種危險,很危險、很危險,怎麼辦呀,你覺得…你手中無劍的時候,你怎麼辦哪?」

徒:「手中無劍,就去搶一把劍。」

師:「你已經身陷危險,如何去搶回那一把劍哪?」

徒:「那就…那就危險啊。」

師:「對呀,已經危險怎麼辦哪? 你已經掉落地面哪,這樣掉落地面,好…掉落地面,我怎麼辦?」

徒:「趕快想辦法撿起來,想辦法撿。」

師:「已經落劍。」

徒:「已經落劍,翻一個身,撿起劍來。」

師:「因為別人的劍,已經刺向你的鼻尖,你怎麼辦哪? 你的劍明明已經落地啦,已經落劍,別人的劍指向你的鼻尖,那個時候怎麼辦哪? 好…你那個時候指向鼻尖,怎麼辦哪? 或者現在指向你的鼻尖,你沒有劍了啊,我現在是劍尖,利用劍間直指你的鼻尖,你沒有劍,這樣…,你就這樣子想,怎麼辦? 你沒有劍,你手中無劍了!」

徒:「那就跑…,只好跑。」

師:「沒地方逃,旁邊…,你已經被圍成一個圈圈,你又落劍,這樣…是落劍啊。」

徒:「所以不能落劍哪。」

師:「這樣,所以要練這個落劍,我只是告訴你喔,我們要練這個不落劍,中旋不落劍,我們功力尚淺,這是練的第一天,所以功力尚淺,你要知道,當你身陷危險,你一定要練到能夠不落劍,空中這樣揮旋不落劍。

你要這樣喔…,這沒有很好練,我覺得沒有很好練,我們從來沒有這樣練,這根本的…,都沒有人教我們,沒人教我,在人間也沒人教我練,我只好靠從前所練,然後一點點、一點點,這樣,每天只能夠練一點點,我不是在表演,這個看起來就不熟練,對不對,而且這個很…,這個樣子它會自動轉、自動旋,我們功力…,我們還沒有練到很好…,你用這把劍練,會比較好練,感覺不一樣。」

徒:「…(練習)。」

師:「太高了,不好練喔,沒有很簡單…,你現在就會自動轉、自動旋…,以前你總是有一點不太對,人家練劍為什麼要在深山? 」

2008年1月28日 星期一

正法、末法

正法、末法

髮、髮、髮,髮、髮、髮,千鈞一髮、千鈞一髮,就像人在說法,人在說法! 說法、說法,到底是在說法? 還是在說話? 說法還是在說話? 說法、說法、說法,天地的大法、天地的大法,當然也是在說話。

說話也是說法! 如果所說的是天地的大法! 那麼就是在說法! 是一種很重要的法! 而且是當你一開口說話! 就像千軍萬馬!牽一髮而動全局叫做千鈞一髮,說法、說法,為什麼要講天地的大法? 因為有人不守法,有人不守法,亂講話、亂講話,就要受懲罰。因為他非法、不如法,就會受懲罰!

法有小法、有大法! 大法,就是天地的大法。法,因為天地的大法,很難表達,所以只有誰能夠真正來說法? 誰在說法? 要為誰來說法? 為什麼要演說大法? 而且它是千鈞一髮,如果要說話、或說法,一定要講正法。

講大法,不可以不如法! 不如法就是非法。是法,縱使是法,正法,都要放下! 更何況是非法,不如法。只要你心量有夠大,可以把天下容納得下,你的心就含大法,可以把宇宙虛空容納得下; 才能夠接受真正的大法! 也才能夠真正說大法。

是誰在講大法? 普天底下是誰在講大法? 是誰在講大法? 除了佛陀講大法,還有大菩薩也在講大法,而且講的是正法!當佛陀在講大乘佛法,祂要眾生把身心放下。為什麼佛陀講經說法,要求眾生把身心都放下? 因為如果身心不放下,你無法真正容納天底下,處處都是法! 但是我們要想辦法,理由無它。

我們要能夠選擇正法,因為現在是末法、要把眼睛來張大,要選擇正法。如果沒有想辦法,去選擇到真正大菩薩,在傳大法; 那可能就會被誤導走到其他不如法、非法,到最後是受懲罰!

為什麼有人會走到非法? 不如法? 接觸不到正信的佛法? 只因為現在是末法,現在是末法! 因為是末法,連佛陀都沒辦法! 所以佛陀告訴大菩薩說在末法、在末法,很多人非法。不如法的人會來披袈紗、破壞佛法,連佛陀祂都沒辦法阻擾他! 就是說這些不如法、惡法。

雖然我不是大菩薩,但是我也會開口來說話; 我要說的話也是法,有方便法、有大法。如果眾生的根器大、福報大,那麼他就有機緣聽到大法,他如果福報不夠大,我也是沒辦法,只因在末法! 當然在末法,也還是有一些菩薩,乘願回來說大法。

要講真正的大法,大菩薩當然是有辦法! 只是在末法,也要看眾生自己福德是不是很大,因為有菩薩講大法,眾生心量不夠大,所以也無法容納跟消化! 要講大法,也是要想辦法,想什麼辦法? ---根本大法!

什麼是根本大法? 心法是根本大法! 隨著眾生的心量的小與大! 所謂的心法,他能夠接納得下能夠消化,也是根據他的心量大不大! 除了心量大,也要福報大! 才能夠真正的接觸得到大法! 只是我要想辦法! 想辦法!

2008年1月14日 星期一

腳力很重要

腳力很重要

師:「我們練劍哪,要練拳腳、練手腳,這個腳呀,它也很重要;因為我們不能夠打到腳,如果打到腳,就好像你被手銬、被腳鐐,所以你不要自己打到自己的腳。這個腳,是要拿來彈跳、跳高、要跑; 所以只要你打到腳,很難跳、很難奔跑,甚至於會摔一跤。

那你如果你摔一跤,那可是怎麼辦纔好啊? 你很容易會被撂倒,撂倒那你的生命就不保,不保,怎麼辦纔好呀? 你想要起而跳,想要逃跑、奔跑,所以呢,我們要練這個拳腳、拳腳,每一個部份都很重要,要步步高。

那這個腳有雙腳,有左腳、有右腳,要如何跑、要如何跳,它真的是有訣竅。第一生命可以擔保,我們如果失去了一腳,失去一腳變成單腳,那他可是不能奔跑,隨時會倒、隨時會倒,所以呀,腳很重要,這個腳它如何的重要呀? 這個腿、這個腳,它要有很強的力道,力道就要能跑、能跳,我們應該怎麼練腳啊?

我們應該如何練雙腳啊? 首先、首要最好能夠晨跑,晨跑要怎麼晨跑,不可能走上街道,那不管你慢跑、快跑,你就是保持身材的窈窕,精神要好,要吃飽、要睡飽,你的腳力自然就好,所以呢,這個腳力、這個力道非常重要,缺一不可少,一定要兩腳都有很強的力道。」

2008年1月13日 星期日

有緣的人纔能練到智慧劍

有緣的人纔能練到智慧劍

師:「練劍不只是耍酷、耍炫,也要求新求變。如果一成不變,會深陷危險,所謂的求新求變,它的層次可是千萬千,千萬千、千變萬變。新,就是新的觀念。練劍,我們這樣子練劍,練劍,除了360度轉圈圈,交換劍,這個劍,有時候指向地面,有時候指向天邊,不管往左邊、往右邊,它一直在變、一直在變,它也一直在炫。

當我這樣子揮劍,它有一種揮旋,左旋、右旋,轉圈圈。隨著劍面指向地面,指向天邊; 不管它的呈現是這樣子炫、炫、炫、炫,我們的心眼都要看見,它是如何的旋、如何的炫。眼睛要能夠看的到劍尖、劍面。

一把劍,它就像一條鞭,這個劍的外面亮麗光鮮; 劍的裡面,人的心眼通常是看不見、看不見,自己都看不見這個劍要揮向哪一邊。如果是勁敵當前,他當然是身陷危險,我們為了要避險,所以在練劍、在練劍過程中間;你要學習讓心眼可以看得見,看見、看見這個劍,如何可以用心眼看見,這當然是要練、要練、要練。可能苦練數十年、苦練數十年,很多人練劍…,我講的是練過劍,練劍也要有因緣,它不是隨便、不是隨便練,也要有機緣,纔能練到所謂的智慧劍

哈…,有緣的人纔能練到智慧劍,那也要有時間、有空間,真的是隨緣、隨緣。什麼時候,會見到有緣的人一起來練劍,一起來練劍; 究竟是在什麼時間點,有緣的人會來見面,會來練這個劍?」

2008年1月3日 星期四

絕招

絕招

師:「我只是一個女嬌嬌,當我拔出劍鞘,你看這個劍梢、劍鞘,這個要很牢靠,我這樣子…我不是在搖,我是在盯睄,看這把劍它是不是很牢靠,很牢。我只是個女嬌嬌,當我在練這個劍…,你看這一把劍,我們練劍不能驕、不能傲,練劍不是一暮或一朝;而且是要趁早,它是有訣竅。

我練劍是為了開竅,是為了擁有一顆好的頭腦,練劍我要一把罩; 但是不驕也不傲,也不必發勞騷,把劍練得好。如果把劍練得好,最可靠,才會把命保。有誰為我抬轎,究竟有誰會為我抬轎,其實沒必要; 我不需要鈔票,所以沒必要,名跟利我都不想要,我當然也不需要靠人來抬轎。

抬轎、抬轎,究竟到底有什麼地方那麼好? 要好是自己的劍要練好,活到老學到老,人生有那麼多的熱跟惱,熱惱、熱惱,如果想要減少; 想要減少人的熱惱、煩惱,那你要稍安勿躁、稍安勿躁。你要看好這個劍鞘、劍梢,這個劍鞘跟劍梢啊,你保養的很好,所以這個劍鞘跟劍梢、跟劍把之間; 它是很牢、很牢,你覺得你懂不懂這把劍它的妙? 它的奧妙!」

徒:「還不懂啊。」

師:「你練劍已經不是始於今朝,雖然不是暮暮朝朝,但是你應該也懂得些許的訣竅,它到底妙,妙在哪裡?」

徒:「妙在哪裡? 第一就是要真人起來練劍啊。」

師:「這是老套,你總是講一些老套。」

徒:「老套…」

師:「你要一些新招,不要老是同樣那一套,如果老是同一套,會死翹翹,要一些新招,你要知道一定要學新招,新招… 那就要靠頭腦,要運用你自己的金頭腦,每一招、每一套都是新的一套,你不要一直用套招。妙、妙在哪裡? 它永遠有新招,而且要很巧,你是否可以想出有什麼新招?」

徒:「新招很多啊,我想…練劍就是基本的東西是一樣的,就是有一些基本的步法、步伐,還有這個腳步、還有手,手換劍等等,手、腳的配合,這些基本的東西。」

師:「陳腔濫調,那都是一些套招。」

徒:「要很熟,等到這些基本的東西很熟的話,就可以看…視情況就會適當的發揮。」

師:「你要懂得如何來調,而且是步步高,要知道怎麼調,而且要能夠步步高。就像你奔跑,你要怎麼奔跑啊? 你已經知道怎麼奔跑,也知道怎麼彈跳,這是基本的需要,那…除了這些你還必須要…,有哪一些是必須要? 第一招是什麼? 就是保住你的頭腦,保命為要。第二招、第二招你要心眼能夠看得到、看得到。第三招當你看到情勢不妙,你會想要落跑,可是落跑你又跑不掉,那可是怎麼辦纔好,難道你要尖叫?」

徒:「尖叫也沒有用啊,落跑跑不掉那就談和,如果人家願意談的話,不談的話就同歸於盡。」

師:「那要講究技巧,你有沒有什麼技巧,當你跑不掉。」

徒:「跑不掉…」

師:「難道要準備一顆毒藥,當你跑不掉就吞一顆毒藥,一死百了? 你要知道所謂的江湖很險要,你會看得到;有很多都是吞了一顆所謂的毒藥,他就一死百了。但是這個不是高招,這個是大勢不妙,我們不要,也不需要。那你要怎麼辦纔好? 難道把自己的命給了? 也不必要! 因為那樣子你的神識會開始飄,會到處飄,到處搖。哈、哈…你無法預料,你現在實在是無法預料,因為你無法事先看到。一般人哪,他都是用一死百了,一顆毒藥,當他跑不掉,無法落跑,那如何纔是最好、最高招?」

徒:「那就跟歷史上的人物來學習呀,第一就是勾踐哪,跟勾踐來學習。」

師:「你要叫,學習如何叫囂,或者是說…難道你要起乩嗎,怎樣才是最高招,怎樣才是最好? 反正頂多死翹翹,你要使出絕招,哪一種是絕招,你覺得絕招,什麼是絕招? 」

徒:「絕招…」

師:「要探討、要探討,這個值得探討,因為靈魂快出竅,你要趕快事先看到,然後要探討,要探討。」

徒:「絕招就這樣子了,反正肉身不保,但是保住、保住法身慧命,可以這麼講吧。」

師:「你要現在就懂得怎麼來探討,在靈魂出竅之前要懂得如何來探討,要使出絕招。」

徒:「絕招是什麼呢?」

師:「所以你現在要用金頭腦來探討什麼纔是絕招,這個絕啊,它有很多的涵義,有很多的意涵,絕、訣,一種是絕對的絕,一種是…很…,絕招,這個絕啊,有沒有很妙,本身就是一個很妙的字眼哪!」

徒:「絕、一個是絕對的絕,另外是什麼…感覺的覺?」

師:「不是…就是絕對的絕,絕招,一絕嘛! 什麼纔是絕招嘛? 你還是沒有辦法去探討,訣竅、絕招啦!」

2008年1月2日 星期三

我在思、我在練

我在思、我在練

師:「我在思、我在練,我在思、我在念; 我既念也練,練、當然是苦練,念、是一種思念,思念誰傳我智慧劍。從前,當然有人教我智慧劍,練智慧劍,當然是在任何時間跟空間都可以練,怎麼練呢? 究竟要怎麼練? 我思、我念、我見,我見就是我看見; 看見是用心眼來見,所以呢我可以看的很遠,近在眼前,遠在天邊,但是我的心眼可以看到很遙遠的天邊。

練劍,為什麼我要苦練哪,我為什麼要苦練這個智慧劍,因為我要智慧現前,為什麼要智慧現前哪? 因為如果智慧現前,就可以改變,改變什麼啊? 就是人的念,它是可以改變,因為可以改變。」

徒:「人的念是他的念改變,還是你的念改變,還是我的念改變?」

師:「任何一個人的念,它可以改變。」

徒:「那你的智慧現前,可以改變他人的念嗎?」

師:「如果你願也可以改變,靠自己的大願,是可以改變。因為本身的念它就一直在變,本來就在變,隨著時間、空間; 它就不停的變,它就在變,只是這種變,人們看不見,除非歷經很長遠的時間,就可以看得見。從一個人的外面,它可以看得見,這個人哪,他變了,變老了,他會變臉,年少的臉,變成老人的臉,這是一種改變。

但是隨者時間,他的念也在變,隨著不同的時間、因緣它也在變,所以說我們要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。它就是在變、變、變,什麼東西可以不改變哪? 智慧、真理它不變,所以我當然要苦練、我苦練; 智慧現前,我就可以回到從前的某一個時間、空間點,我可看得到從前。

意思是說我可以神變,神變、神變,可以看到以前無數的時間、空間裡頭的變臉。你也可以看得到別人的因緣,他如何的變臉跟如何的變遷,在不同的時間、空間裡面,各個不同的層面,真的每一個人都經過多次的變臉,而且還繼續在變、繼續在變,這個就是什麼,你說這叫什麼?」

徒:「這叫輪迴。」

師:「它這一種變哪,一種神變,這是一種佛語、佛家的語言,一種神變,神變你就可以回到從前,回到從前某一個時間、空間點。」

徒:「回到從前…」

師:「可以看得見、看得見。」

徒:「不想回到從前,可以回到未來嗎?」

師:「不叫回到未來,不是…」

徒:「去到未來嗎?」

師:「一樣可以看得見未來的時間、空間點,因為是用心眼可以預見。」

徒:「預見未來,未來不會改變嗎?」

師:「會、會變,是根據你所種的因緣、時間點,或所累積的福田,業、緣,有所謂的業跟緣,緣起、緣滅這種業緣。」

徒:「因為回到過去,過去已經發生了,當然不會變。未來、未來還沒發生,那你看到未來,那是真的還是幻的呢? 因為如果是真的它就不變哪,如果是幻的它就會變哪,那你看到的是真的還是幻的?」

師:「它是根據你的念、你的業緣,它會繼續改變,所以你要種善因緣。」

徒:「那意思是說你看到…假設可以看到未來,你看到的未來的呈現是以現在的因緣為前提當作呈現,當你現在因緣或者是說心念改了,未來的現象也就變了,是這樣子嗎?」

師:「它會根據你的因緣,因時、因地、因機、因緣而變。」

徒:「這樣說也有道理啦。」

師:「你所有的東西都會儲存,你行為、思想都儲存在第八識田,它就繼續變、變、變。」

徒:「這樣也有道理,因為佛有帶阿難上天看到天女在等他,看到這個地獄那些鬼在等他; 因為他如果說上天啦,等到享受完了就要下地獄了,所以他覺得這個因緣他不要了,他要學佛,也可以那麼講。」

師:「對! 佛就是要改變他的念,所以我在練,也是練我的念。」

2008年1月1日 星期二

練獨臂

練獨臂

師:「我這個就是所謂的練獨臂,練獨臂時手臂要彎曲,前後、左右都要能夠彎曲,它有一種扭力跟一種張力; 當一個人只有單一的手臂,他遭遇勁敵、強敵,那他要如何防守跟抵禦、或者是攻擊? 所以他平常就要練習所謂的獨臂,以獨臂之力來禦敵跟做自我的防禦,為什麼它會變成所謂的獨臂,因為當他失去另一隻臂,雙臂之一,失去了戰鬥力,那他就必須用獨臂、單臂,所以平常要多加練習。

當一個人用獨臂,他身體還是要能夠平衡,可是當一個人獨臂,基本上他的體力只剩些許,那他如何儘全身、整個身體,然後集中他的體力來練這個獨臂、獨臂…。身體也要弓也要曲(屈),有時候一樣要站立,腳力、腳力,當他練獨臂,他的腳力、他這個腳力要強勁有力,這個手臂一樣要能夠舉,上舉、下曲(趨),前後…。跨不同的區域、領域,你看、這樣子,隨著身體的轉移,這個手臂它也跟著移…。

當我們有雙臂,你不覺得說為什麼一定要練習所謂的單臂,因為單臂它的力比較虛,比起雙臂它當然比較虛。如果有雙臂,雙臂一起練習,可是當單臂; 不管是左臂或者右臂,它攻擊力道就比雙臂來的虛,也就是所謂的戰鬥力就會形成二比一,二比一那怎麼辦哪; 如果一個人只剩下單臂,只剩下單臂,怎麼辦哪? 還是要練習他的體力,除了心力、腦力、也一樣要練體力,慢慢的我會教你如何做單臂練習攻擊跟防禦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