劍在、人在
(師):「劍在、人在,人在、身在、法身在、劍在就是智慧劍的存在,就是智慧知見它存在。 智慧開,般若智慧開… 這樣一拍、二拍、三拍,要把智慧來打開; 一拍、二拍、 三拍,要把智慧開採; 一拍、二拍、三拍,你要身心自在! 你覺得什麼東西存在? 」
(徒):「力的存在!」
(師):「誰的力? 為什麼你會覺得力的存在? 因為有出擊,所以覺得力的存在! 我如果對你出擊,那你要反擊,你是不是覺得它力的存在? 那究竟是誰存在? 誰的力存在? 誰的力?
相互出擊、你才會覺得相互的力量都存在,你要如何借力使力? 要把萬難排開,借力使力讓你很自在、智慧開,是不是這有一個力?你學劍已半載,有沒有智慧開? 因為心眼還沒開,慧眼也沒打開! 所以雖然學劍已半載,然後呢? 你的人在、劍在… 然後呢? 學劍已半載,為什麼智慧沒打開?」
(徒):「因為心眼沒有打開。」
(師):「為什麼不把心眼打開?」
(徒):「因為執著貪愛。」
(師):「你貪個什麼愛?」
(徒):「也沒有什麼好貪愛。」
(師):「那既然沒有什麼好貪愛,那是不是要放下來? 為什麼你沒有放下來? 是什麼東西沒有放下來? 意識型態沒有放下來,所以你要調整你的心態,是不是應該調整心態? 執著於意識型態,所以你沒有放下來,你自己應該知道要調整心態,那要怎麼樣? 暫時把煩惱拋開,身心放下來,讓自己輕鬆自在! 我們一起來,輕鬆自在,把智慧打開。」
當我入凡塵,是身無分文,凡塵為凡人,福薄業障深,六根對六塵,掉舉又昏沉,於二六時分,學佛精進勤,不論利或鈍,轉凡入聖人。 天文與人文,由淺入深論,世尊轉法輪,離地有四寸,不傷眾生身,只因心不忍,瞋恨易招損,放逸是沉淪,借假以修真,絕不再昏沈。 人人學世尊,時時思修聞,能忍亦能仁,當旋流反聞,我是何許人,及與一切人,斷盡根識塵,趣入涅槃門,勸請諸世尊,恆轉妙法輪。 人我與世尊,共同一法身,仗承佛威神,得自在任運,依佛經律論,繼續做申論,使用白話文,為方便今人,盡此一報身,作一部廣論。 就像論說文,非利養名聞,實重責大任,願度有緣人,名為報佛恩。
總網頁瀏覽量
2007年10月26日 星期五
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
第一念跟第一劍在第一時間
第一念跟第一劍在第一時間
首先你要有一個念,就是下盤一定要很穩健! 首先、下盤要很穩健,當你要出拳或出劍,下盤如果很穩很健,漸漸地你的身體跟著劍移到一邊,不管移右邊或移左邊…當我在講練劍,不會是一成不變! 因為本來它就不停地在變,你練劍它是不停地在變,如果是不變,那你會死得很冤! 是不是會死得很冤? 如果你練劍一成不變,然後你的缺陷馬上呈現,呈現在敵人的面前、眼前,那你一定死得很慘、很冤!
所以它一直不停地變,隨著時間、空間的變遷,它也不停地變、不停地變,因為你用你的心眼看得到對方在變,你自己也要跟著變,所以練劍、你要看它怎麼變? 你要事先知道它下一個變化是變成什麼樣的劍? 要用自己的心眼要看得見,對方還未變,你就知道他要如何來變,但是你有沒有辦法一馬當先?
有沒有辦法察覺有這種念? 你有沒有辦法用心眼看得見? 你要想辦法練到心眼、你就可以事先知道,他下一個轉變如何出劍,下一個轉變他要怎麼出劍,你要知道他出劍出左邊、右邊,或前面。
你不能夠盲目地練! 你盲目地練,就真的會死得很慘、很冤! 你究竟應該怎麼練? 你要保命為優先,隨機應變! 如果勁敵當前,隨機應變,還有…你們練劍,如果我停止練,你們就沒辦法自己練,就會愣在那邊,不知道要怎麼繼續演練,為什麼會這樣子呢?你要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練! 因為你練劍,也是隨著時間、空間,因時、因地、因緣,你為什麼會出這一劍?
你的手當下那一念、你為什麼起劍? 你就看看自己的起劍,為什麼會這樣起劍? 是誰在起這一劍? 你這一念要起來! 是誰起這一劍? 是誰在起第一劍? 是誰有這個念? 為什麼我的劍是刺向別人胸前? 是往左邊、往右邊、往上面、往下面,為什麼你要有這個念?
就是說你那個念,第一念跟第一劍在第一時間,你的心眼、你要去想第一念、第一時間,第一劍為什麼是這樣練? 為什麼? 到底是誰在練? 你要有這種念: 第一時間、第一劍......是你自己本身一種呈現,你心眼的呈現,你就會知道是誰在練? 到底是誰在練啊? 你要有這個念! 是誰在練? 為什麼會起這一劍? 第一劍為什麼是這樣起劍?
所以你每天都只是跟著練,跟著練,那為什麼是這樣練? 如果我沒有練,你沒辦法跟著練,那你如何起自己的第一劍? 你要有這個念: 為什麼你會起第一劍? 為什麼在第一時間、第一念、第一劍會有這種呈現? 是誰在練? 那你終於起來了! 你想的那個念就是自己,那你要趕快出來練哪! 那就你知道出來練,那你就出來啦!
呼喚你那個已經沉睡幾萬年的那一個人哪跑出來練! 你已經沉睡了幾億萬年! 起來、起來練! 你是蒙著眼在練,蒙著心眼在練,所以呢,就是盲目地練! 你蒙著眼在練,因為你看不見,你是透過肉眼在練,你被蒙蔽了幾億萬年。你要知道是誰在練,捫心自問是誰在練? 自己問自己是誰在練? 我為什麼會這樣練?
這個時間,因時、因地、因機、因緣,在這個時間跟空間我為什麼會這樣出劍? 為什麼? 他是誰啊? ... 你起來吧! 你想想看你已經沉睡了幾億年,怎麼不要自己起來練呢? 為什麼只能夠跟著練呢? 你到底想要練幾億萬遍,你才願意真正起來練呢?
你不要繼續蒙著眼,要張開你的心眼來練,好好地練! 這就說你為什麼要練劍? 因為你要看見自己本來的臉,你的真面要起來練! 這就是你為什麼要練劍一個很重要的願跟因緣,很重要的緣。
首先你要有一個念,就是下盤一定要很穩健! 首先、下盤要很穩健,當你要出拳或出劍,下盤如果很穩很健,漸漸地你的身體跟著劍移到一邊,不管移右邊或移左邊…當我在講練劍,不會是一成不變! 因為本來它就不停地在變,你練劍它是不停地在變,如果是不變,那你會死得很冤! 是不是會死得很冤? 如果你練劍一成不變,然後你的缺陷馬上呈現,呈現在敵人的面前、眼前,那你一定死得很慘、很冤!
所以它一直不停地變,隨著時間、空間的變遷,它也不停地變、不停地變,因為你用你的心眼看得到對方在變,你自己也要跟著變,所以練劍、你要看它怎麼變? 你要事先知道它下一個變化是變成什麼樣的劍? 要用自己的心眼要看得見,對方還未變,你就知道他要如何來變,但是你有沒有辦法一馬當先?
有沒有辦法察覺有這種念? 你有沒有辦法用心眼看得見? 你要想辦法練到心眼、你就可以事先知道,他下一個轉變如何出劍,下一個轉變他要怎麼出劍,你要知道他出劍出左邊、右邊,或前面。
你不能夠盲目地練! 你盲目地練,就真的會死得很慘、很冤! 你究竟應該怎麼練? 你要保命為優先,隨機應變! 如果勁敵當前,隨機應變,還有…你們練劍,如果我停止練,你們就沒辦法自己練,就會愣在那邊,不知道要怎麼繼續演練,為什麼會這樣子呢?你要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練! 因為你練劍,也是隨著時間、空間,因時、因地、因緣,你為什麼會出這一劍?
你的手當下那一念、你為什麼起劍? 你就看看自己的起劍,為什麼會這樣起劍? 是誰在起這一劍? 你這一念要起來! 是誰起這一劍? 是誰在起第一劍? 是誰有這個念? 為什麼我的劍是刺向別人胸前? 是往左邊、往右邊、往上面、往下面,為什麼你要有這個念?
就是說你那個念,第一念跟第一劍在第一時間,你的心眼、你要去想第一念、第一時間,第一劍為什麼是這樣練? 為什麼? 到底是誰在練? 你要有這種念: 第一時間、第一劍......是你自己本身一種呈現,你心眼的呈現,你就會知道是誰在練? 到底是誰在練啊? 你要有這個念! 是誰在練? 為什麼會起這一劍? 第一劍為什麼是這樣起劍?
所以你每天都只是跟著練,跟著練,那為什麼是這樣練? 如果我沒有練,你沒辦法跟著練,那你如何起自己的第一劍? 你要有這個念: 為什麼你會起第一劍? 為什麼在第一時間、第一念、第一劍會有這種呈現? 是誰在練? 那你終於起來了! 你想的那個念就是自己,那你要趕快出來練哪! 那就你知道出來練,那你就出來啦!
呼喚你那個已經沉睡幾萬年的那一個人哪跑出來練! 你已經沉睡了幾億萬年! 起來、起來練! 你是蒙著眼在練,蒙著心眼在練,所以呢,就是盲目地練! 你蒙著眼在練,因為你看不見,你是透過肉眼在練,你被蒙蔽了幾億萬年。你要知道是誰在練,捫心自問是誰在練? 自己問自己是誰在練? 我為什麼會這樣練?
這個時間,因時、因地、因機、因緣,在這個時間跟空間我為什麼會這樣出劍? 為什麼? 他是誰啊? ... 你起來吧! 你想想看你已經沉睡了幾億年,怎麼不要自己起來練呢? 為什麼只能夠跟著練呢? 你到底想要練幾億萬遍,你才願意真正起來練呢?
你不要繼續蒙著眼,要張開你的心眼來練,好好地練! 這就說你為什麼要練劍? 因為你要看見自己本來的臉,你的真面要起來練! 這就是你為什麼要練劍一個很重要的願跟因緣,很重要的緣。
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
練劍以禮當先
練劍以禮當先
練劍,當我們要練劍,你看! 這個劍不是放左邊,就是放右邊,或是放胸前,胸的前面。我們要一步一步走向前,現在把劍放右邊,右邊的胸前,然後往後再往前,再一步一步往前,彼此雙眼互看一遍,為什麼要雙眼互看一遍? 因為你要知道透過雙眼,看著彼此的雙眼,他心裡面,到底什麼藏在心裡面?透過雙眼,然後回過頭來,眼睛往前,看前面,然後現在把你的眼往劍的邊、劍的上面,從上面這個劍的尖往下看,從上面看、看中間、看下面,一直看到這個劍柄的下面; 看這把劍,它是不是亮麗光鮮?
劍有兩面,你要看一看這個劍面,劍的表面; 從這個劍上面,再看一遍! 你是不是出現在裡面? 劍的裡面; 當你看得見,自己出現在這把劍的裡面; 你出現在劍裡面。看得見是誰在裡面? 自己在裡面,你的正面在裡面! 為什麼你看得見? 它只是影像呈現虛的一面,它虛的一面!
拍一拍這把劍,你會靈光一現、靈光一現,看到劍與人之間; 你靈光一現,會看到劍與人之間,當你要用劍,短兵相見,這是劍尖,這個是劍刃的兩邊! 這是上面、下面 … 當要出劍 … 這把劍它本身是什麼也看不見,是誰在用劍? 到底是誰在使用這把劍?是誰在用這把劍? 為什麼要用這把劍? 因為它要把身心來練,所以要用這把劍,但是這把劍 - 它看不見誰要練劍!
練劍、練劍,當一個人練劍,他的靈光乍現; 他就知道如何來使用這把劍,如何讓他神靈活現。有人使用過劍,有人沒使用過劍,但也曾經看過劍,不管會不會用劍,懂不懂得用劍,當你看見這把劍,你要知道這把劍的因緣和根源。
我們用這把劍的因緣,只為身心鍛鍊,不是為了有仇報仇,有怨報怨,那是凡夫之見。我們用這把劍,是為了斷念,也為了鍛鍊,斷念就是斷惡念、起善念,還有正知、正見和正念,這就是我們如何來用這把劍!先聖先賢,有的有用劍,有的不用劍,先聖先賢他們用劍,也是為了把身心鍛鍊,不是為了休閒。
但是有人有偏見、有深怨,與人來結怨,所以他要報怨,有仇報仇、有怨報怨,所以他練劍是為了報仇和報怨,他還是凡夫知見,只是凡夫知見。所以他所用的劍,也是凡夫之劍; 它不是真正的寶劍,因為他用的是凡夫知見、凡夫之劍。如果你是德與賢,德與賢來練劍,是要看劍的裡面,身心來鍛鍊,劍、劍、劍,所以這就是我告訴你 … 我們練劍的因緣,這個練劍的因緣。
這個劍,當你這樣放在地面,這個劍把著地; 劍尖向天、向上面,這樣你看得見,你看得出它是一把利劍,看到劍尖、這個劍尖,它的作用力到底是有限或無限,端看你怎麼用這把劍。
如果你有辦法用這把劍,斬斷私念、私欲,讓一個人不私偏,眾生的利益最優先,那麼它就是一把好劍! 如果只為私欲、私念和私偏,那麼這把劍就只是凡夫之劍,自己的利益當先,有劍不如沒有劍! 所以有這樣的正知見,當我們要練劍,要有善念。今天我告訴你這是練劍的因緣,要放在心裡面!
當我們要開始練劍,這個劍放胸前,看上面,雙眼注視著上面、劍尖,然後繼續往下邊,下邊每個地方你都要看得見,然後往上、往下 … 蹲馬步,所以我們就要這樣比劍,在我們比劍,我們要以禮當先,不是要兵戎相見。
練劍,當我們要練劍,你看! 這個劍不是放左邊,就是放右邊,或是放胸前,胸的前面。我們要一步一步走向前,現在把劍放右邊,右邊的胸前,然後往後再往前,再一步一步往前,彼此雙眼互看一遍,為什麼要雙眼互看一遍? 因為你要知道透過雙眼,看著彼此的雙眼,他心裡面,到底什麼藏在心裡面?透過雙眼,然後回過頭來,眼睛往前,看前面,然後現在把你的眼往劍的邊、劍的上面,從上面這個劍的尖往下看,從上面看、看中間、看下面,一直看到這個劍柄的下面; 看這把劍,它是不是亮麗光鮮?
劍有兩面,你要看一看這個劍面,劍的表面; 從這個劍上面,再看一遍! 你是不是出現在裡面? 劍的裡面; 當你看得見,自己出現在這把劍的裡面; 你出現在劍裡面。看得見是誰在裡面? 自己在裡面,你的正面在裡面! 為什麼你看得見? 它只是影像呈現虛的一面,它虛的一面!
拍一拍這把劍,你會靈光一現、靈光一現,看到劍與人之間; 你靈光一現,會看到劍與人之間,當你要用劍,短兵相見,這是劍尖,這個是劍刃的兩邊! 這是上面、下面 … 當要出劍 … 這把劍它本身是什麼也看不見,是誰在用劍? 到底是誰在使用這把劍?是誰在用這把劍? 為什麼要用這把劍? 因為它要把身心來練,所以要用這把劍,但是這把劍 - 它看不見誰要練劍!
練劍、練劍,當一個人練劍,他的靈光乍現; 他就知道如何來使用這把劍,如何讓他神靈活現。有人使用過劍,有人沒使用過劍,但也曾經看過劍,不管會不會用劍,懂不懂得用劍,當你看見這把劍,你要知道這把劍的因緣和根源。
我們用這把劍的因緣,只為身心鍛鍊,不是為了有仇報仇,有怨報怨,那是凡夫之見。我們用這把劍,是為了斷念,也為了鍛鍊,斷念就是斷惡念、起善念,還有正知、正見和正念,這就是我們如何來用這把劍!先聖先賢,有的有用劍,有的不用劍,先聖先賢他們用劍,也是為了把身心鍛鍊,不是為了休閒。
但是有人有偏見、有深怨,與人來結怨,所以他要報怨,有仇報仇、有怨報怨,所以他練劍是為了報仇和報怨,他還是凡夫知見,只是凡夫知見。所以他所用的劍,也是凡夫之劍; 它不是真正的寶劍,因為他用的是凡夫知見、凡夫之劍。如果你是德與賢,德與賢來練劍,是要看劍的裡面,身心來鍛鍊,劍、劍、劍,所以這就是我告訴你 … 我們練劍的因緣,這個練劍的因緣。
這個劍,當你這樣放在地面,這個劍把著地; 劍尖向天、向上面,這樣你看得見,你看得出它是一把利劍,看到劍尖、這個劍尖,它的作用力到底是有限或無限,端看你怎麼用這把劍。
如果你有辦法用這把劍,斬斷私念、私欲,讓一個人不私偏,眾生的利益最優先,那麼它就是一把好劍! 如果只為私欲、私念和私偏,那麼這把劍就只是凡夫之劍,自己的利益當先,有劍不如沒有劍! 所以有這樣的正知見,當我們要練劍,要有善念。今天我告訴你這是練劍的因緣,要放在心裡面!
當我們要開始練劍,這個劍放胸前,看上面,雙眼注視著上面、劍尖,然後繼續往下邊,下邊每個地方你都要看得見,然後往上、往下 … 蹲馬步,所以我們就要這樣比劍,在我們比劍,我們要以禮當先,不是要兵戎相見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